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人物 > 宗教人物  > 详细页面

老子的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汪桂平 马杰 2022年09月28日 阅读量:

文徵明《老子像》(局部)。 资料图片

唐代石刻道德经幢。 资料图片

  农历二月十五,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每年的这一天,老子故里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都会举行老子祭典(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取消了线下活动)。2021年5月,鹿邑县申报的老子祭典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提起老子,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位须发皆白、高额垂耳、目光深邃的智者形象,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太上老君骑青牛”“紫气东来”等流传千古的隽语名言和传说故事。

  是的,老子是2500年前的一位先贤。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春秋战国之际,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然而社会动荡却为文化激荡和思想解放提供了机遇,出现了中国思想史上辉煌的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政治学说、学术流派、思想主张竞相登场,形成了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为代表的思想家群体和思潮流派。在百家争鸣的大花园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是其中鲜艳夺目的奇葩。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确实,先贤老子如同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路上的灯塔,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名言,震古烁今,闪耀全球。

  智者老子 其犹龙乎

  据《史记·老子列传》等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史称老聃。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一般认为老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他曾做过周王朝管理王室藏书的官吏,以博学而闻名于世。老子生活的春秋末年,天下战乱频繁,社会急剧变革。他看到王室日益衰败,遂离周隐去。

  传说老子西游至函谷关(今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东北;一说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为著书立说。老子遂著书上下二篇,5000余字。因其书“言道德之意”,后世奉之为《道德经》。关于这个传说,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紫气东来”乃是“老子出关”时的一大胜境,后世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五)一诗中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老子与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的两位古圣先贤,他们差不多生活于同一时代,老子的年岁略长于孔子。据《史记》等典籍记载,孔子仰慕老子的学问,曾多次向老子请教。孔子曾对弟子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后来孔子千里奔波,专程问礼于老子。老子热情招待,教之以大道礼乐,赠之以警世名言。老子告诉孔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孔子闻言,恍然大悟,“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孔子叹服于老子的智慧学识,认为老子是像龙一样的存在,他向弟子感叹道:“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这就是历史上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尽管其历史细节的描绘尚有争议,但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得到普遍认可,他对老子的“犹龙”之叹,亦反映了对其智慧学问的高度赞赏。

  智慧之光——“道”的观念

  一部《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该书又称《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包括《道经》37章、《德经》44章,共81章,5000余字。《道德经》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领域,对中国哲学、宗教、政治、科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义深奥,包涵广博。穿越数千年,历久弥新,《道德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世哲学和思维方式等,其蕴含的智慧宝藏采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代哲学家张岱年说,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道”是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道”字在《道德经》一书中出现73次,“道生万物” “道法自然”是该书的思想精华。

  老子最早提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老子所说的“道”,具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特性;它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混沌混一的原初形态,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自然法则。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换言之,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因为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

  老子不仅提出“道”的观念,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老子认为,大道无形无名,却蕴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发展的玄机,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从空虚无形的道生出混沌的元气,元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冲和而化生天地万物。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是自然而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者,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老子首先提出和阐释了“道”的理念,以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取代殷周天命神学观念,为中国学术思想突破原始宗教神学的桎梏,上升到哲学层面奠定了理念基础。这不仅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哲学突破,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现代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在其《论道》一书中论述:“每一文化区都有它底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

  可以说,老子最先提出的“道”的观念,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和源动力,在世界文明史上亘古常新,永不寂灭。老子也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哲学之父”。

  智慧之光——无为而无不为

  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也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根本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所谓“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之术,是中国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主张圣人应该无为,应该无事,这样才能取得天下,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种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转化为成功的治国实践。

  西汉初年,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老子学说中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汉初诸帝还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如减税、减徭役、贵粟等,使社会经济迅速得到复苏与发展。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道:“故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可见,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术确实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稳定。此后历代皇帝都重视从《道德经》中汲取治国治身的智慧,北宋太宗皇帝曰:“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明太祖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可见历代明君对老子治国理念的推崇。

  智慧之光——辩证之美

  辩证思维是老子思想的精华。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老子》一书中,用了诸如美丑、有无、贵贱、难易、大小、长短、高下、先后、生死、胜败、亲疏、刚柔、强弱、祸福、荣辱、善恶、阴阳、昭昭昏昏、察察闷闷等70组概念,概括事物之间矛盾对立的普遍现象。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用简捷的语言,敏锐地指出矛盾双方都是以各自的对立面为条件而相互依存的,矛盾双方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同时产生,同时出现,“相反”又“相成”。

  老子又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双方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对立双方的地位可以相互转化。所谓“反者道之动”,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即所谓的“物壮则老”“木强则折”,这是普遍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运动,循环往复,最终仍然复归于静止不变的道。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同时,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的辩证思维跨越了时空,充满了朴素的辩证之美和理性的光辉。这一思维所蕴含的深刻智慧,是指引人生的明灯,明白了世事无绝对,便能做到静观花开花落,云淡风轻。

  智慧之光——清静柔弱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丰富睿智的人生观,诸如“无为”“谦退”“柔弱”“清静”之说,亦是我国老百姓奉行至今的人生信条。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里老子用最简单的“躁动胜寒冷,清静胜酷热”的例子来说明,人只有保持清静,才能成事,天下才能秩序井然。是的,一个躁动的人能有什么成就呢?心中无非是被焦虑、功利所充斥,看似忙碌,实际上却一事无成。只有做到知止、沉静,方能成长。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老子擅长用“水”来隐喻,暗示人们应当学习“水”的柔弱。当然,这里的“柔弱”并不是指懦弱、软弱,而是指一种坚韧和连绵不断的持续性。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但没有什么东西在攻坚克强方面能胜过它,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它。水是柔弱的,但是水滴石穿,无坚不摧,具有“在方则方,在圆则圆”的柔德。

  在中国的武术文化中,我们也追求“刚柔并济”,进而达到“以柔克刚”的最高境界,太极拳就是最好的代表。作为道家文化的衍生,太极拳汲取了老子思想中的精髓,一招一式无不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柔弱、清静。

  月映万川 以道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先贤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自其产生起就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林语堂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然而,人们心灵渴求的却是更深一层的理解,于是,老子这谜般的智慧宝石,便传到变化繁杂的注释者手中。”《道德经》一书自诞生以来,便被奉为经典,被历代学人哲士反复注释和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韩非子以法家思想解释,鸠摩罗什以佛教中观论解释,自古及今,注者纷纭,如繁星灿烂。

  对老子之道的解读,因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学者而出现不同的注译,却如倒映于每条河里的月亮,表现出同样迷人的光华异彩,月映万川,理一分殊。

  老子提出的“道”的概念,历经两千年的文化传承,已成为我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成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核心理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思维方法、审美情趣以至民间习俗,无不深受道的教化和影响。所以“道”的理念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精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尤其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发掘,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道的力量,修道、行道、传道。和谐社会,以道相通。

  我们也看到,老子的智慧早就漂洋过海,在异域落地开花,启迪众生。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1987年,《纽约时报》评选古今十大作家,中国作家老子名列榜首。

  如今的《道德经》是全球化的、跨文化的、跨语言的。据统计,《道德经》一书在全世界已经翻译成94种语言,有近2000个版本,成为翻译语言种类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可以说,老子的智慧已经播撒全球,泽被全人类。正如《国际道德经论坛宣言》所说:“道通天地,德普人间。东方先哲,深悟道德经之奥义;西洋前贤,盛赞五千文之远瞻。”

  (作者汪桂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马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博士研究生。)

作者:汪桂平 马杰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