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沈泽文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6日 浏览量:

  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原名惹刹、逻些,后改称觉康,即“释迦佛殿”。亦称“惹沙崔朗祖拉康”,意为“羊土神变寺”。9世纪改为“大昭寺”,意为“放经书的大殿”。清代更名“伊克昭庙”。

  唐贞观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地区,并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相传两公主均是佛教徒,于是文成公主倡议建造,依据地势设计,尼泊尔公主墀尊主持修建。初建的寺庙规模不大,仅有八个殿堂。格鲁派的首次法会在此举行,寺院因而名声大噪。17世纪后,五世达赖执政,大规模修扩寺庙,建造四方铜瓦鎏金顶,第巴桑结嘉措又增建佛堂。七世达赖时,地方政府的某些办事机构迁入寺内,遂形成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的庞大规模。

西藏大昭寺 图片:孟原

  全寺坐东朝西,建筑具唐代风格,有高四层的铜质镏金楼阁五座、殿堂数十间。正殿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往的释迦牟尼像,像前摆放十二盏金灯。各殿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的塑像及佛像、祖师塑像,还有壁画众多。珍藏有七世纪以来的历代文物。

西藏大昭寺的僧人 图片:孟原

  经堂大殿前是千佛廊,廊呈方形,木柱上细下粗,下方有石础,柱头上方为方形木斗,斗上为托木,托木上为木梁,木梁上铺椽,椽上铺木棍,木棍上铺石土。最上层掺有石子的阿嘎土夯实为屋顶。回廊有千佛壁画。东边廊内是经堂殿门。门前第一进廊子顶部升高,顶部做成井口天花,天花下是一排半圈狮形装饰。廊内木柱、托木、椽头全是彩画和花纹。寺内及回廊壁画面积达2 600平方米。内容均是佛像、经变故事及历史人物和事件。图案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是西藏壁画中的精品。寺内还保存着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佛祖金像、唐代的丝织佛像、元代的大银灯、明代的珍珠佛衣和金灯、108套大藏经、清乾隆时设置的“金本巴瓶”。寺前文物有唐蕃会盟碑、乾隆劝人种瘟碑。,建于唐长庆三年(823)。碑身高476厘米,宽95厘米,厚50厘米。正面和左右两侧用汉藏文字刻会盟全文及会盟官员,背面内容与正面不同,是重申会盟经过及意义的。建寺初期,寺院仅用以供佛藏经,后发生变化,传经大会、受戒仪式亦在此举行[删]。清代,地方政府入寺办公。此寺是古城拉萨最早的建筑物之一。

西藏大昭寺 图片: 孟原

  寺门外有建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的[除]唐蕃会盟碑,会盟碑高3米,以藏、汉文镌刻。[删]碑侧有古柳一株,名为“公主柳“(现已枯死),相传为文成公主所植,称“唐柳”。大殿有明宣德年间中使杨英等人所立题名碑。殿堂建筑雄伟、富丽。寺内及回廊壁画面积达2600平方米。内容均是佛像、经变故事及历史人物和事件。图案色彩艳丽,形神兼备,均为精品之作。[重复,删]后因历战事,寺内佛像曾有转移,历史文物流失甚多。此寺是古城拉萨最早的建筑物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书目: 刘乾先,董莲池,张玉春等主编:《中华文明实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