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艺术团体  > 详细页面

鄂温克自治旗乌兰牧骑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写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7日 浏览量:

  成立于1958年的鄂温克自治旗是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由鄂温克、蒙古、汉、达斡尔等21个民族组成,总人口接近15万。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使鄂温克大地蕴藏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鄂温克旗每年举办“鄂温克瑟宾节暨赛牛大会”、“内蒙古冬季那达慕暨鄂温克冰雪旅游节”、“敖包相会国际情歌节”、“马文化节”、“伊敏河之夏文艺汇演”等活动,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也逐渐成为自治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随着全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鄂温克旗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区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鄂温克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62年。是全国唯一一支传承鄂温克民族文化的专业艺术团体。现有演职人员66人,由鄂温克、达斡尔、蒙古等民族组成;其中有国家二级演员10人,国家三级演员12人。

  1997年至2008年,鄂温克旗乌兰牧骑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十佳乌兰牧骑”与“一类乌兰牧骑”称号;2005年、2007、2010年参加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均获团体演出金奖,团体一专多能奖;2006年参加第二届呼伦贝尔市乌兰牧骑艺术节获得集体演出金奖;2008年参加首届漠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大赛获集体一等奖;2009年参加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艺汇演获特别奖;2012年7月,自治旗乌兰牧骑首次尝试创作编排的歌舞剧《彩虹之路——鄂温克》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草原文化节,荣获入选剧目奖。

  鄂温克自治旗乌兰牧骑作为自治地方的专业文艺团体,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展演,先后赴北京、上海、海南、秦皇岛、沈阳、深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按市场化运作的形式与一些大企业合作演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路子。乌兰牧骑利用一切机会增加国际文化交流。2000年7月,经文化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赴日本参演“PMF”国际艺术节;2001年8月,赴俄罗斯乌兰乌德市鄂温克巴温特区、伊鲁娜区进行艺术交流活动;2011年应台北市少数民族两岸文化经营交流促进会的邀请,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动。这些演出与交流活动,无不深受当地观众喜爱,同时也扩大了鄂温克旗的知名度。

  内蒙古乌兰牧骑的演员,吹拉弹唱跳,几乎个个是多面手。从以前骑马下乡到现在坐车下乡,方式虽然有变,但为农牧民演出的热情没有变。鄂温克自治旗乌兰牧骑在当地为农牧民演出都是公益性的,一年最少也有100多场。但自然地,由上级指派、旅游接待、大型晚会、出访演出,则收一些相应费用。全年下来300多场。他们的演出节目,一般都有舞蹈、独唱、重唱、马头琴合奏、民歌联唱等,包括《敖包相会》、《万马奔腾》等马头琴名曲,也有他们自己创作的《山林回想》、《鄂温克大地》等获奖歌舞剧目。

  50多年来,鄂温克自治旗乌兰牧骑挖掘整理、抢救出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资源,创作编排了400多个歌舞节目,成效斐然,影响深远。当鄂温克自治旗乌兰牧骑成立10余年时,现任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曾在队里担任手风琴演奏员达5年之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语节目主持人、演唱《吉祥三宝》的布仁巴雅尔也曾在队里当过歌手。

  2012年6月,为纪念索伦部驻防呼伦贝尔280周年,庆祝自治旗乌兰牧骑成立59周年和参演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节,旗乌兰牧骑历时数月排练成功的大型歌舞剧《彩虹之路——鄂温克》隆重问世。故事原创者、歌舞剧艺术总监为鄂温克族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饰演主角、“中国第七届电影表演学会奖”获得者——涂们,酝酿策划数年终告完成。全剧共分6幕,分别是“美好家园”、“圣旨”、“迁徙”、“安营扎寨”、“征战”和“寻夫延嗣”。这6幕20多场经典片段连成一条清晰的脉络,完整地再现了历史上鄂温克索伦部从大兴安岭以东的布特哈地区西迁至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鄂温克人历史、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该剧是鄂温克民族的一部西迁史,一部戍边史,一部征战史,一部风俗史。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确定中俄两国边界,呼伦贝尔成为了边境地区。但在此后的30多年间,呼伦贝尔边远地区几乎渺无人迹,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雍正继位后,把巩固边疆列为治国要策,在呼伦贝尔采取了一系列设防固边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移民实边”。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廷颁令从布特哈地区调遣索伦兵丁3000名(鄂温克1636名,达斡尔730名,鄂伦春359名,巴尔虎蒙古275名),携家眷,迁徙呼伦贝尔筑城驻防,随后又多次被征调抵御外侵和平定内乱。

  鄂温克是古老的森林民族,他们将自己称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命运、共生存。大兴安岭的峰峦叠嶂赋予了鄂温克人勤劳勇敢的民族品格,茂密的大森林蕴育了鄂温克人深明大义的民族精神。面对着“风云突变,国土难保”的局面,部落长经过痛苦的抉择,毅然决定西迁,到祖国的北疆——呼伦贝尔大草原去筑城驻防。索伦勇士们豪迈地唱出:“保卫边疆是神圣的职责,勇敢的鄂温克人啊!”

  《彩虹之路》的主创人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对剧情进行了精心的构思,既突出了鄂温克索伦部西迁与征战的主线,也穿插有凄美的爱情故事与大量民风民俗展示。与精彩剧情相配合的音乐舞美创作也颇具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是这部歌舞剧的一大亮点,在此基础之上,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吸收了许多新的创编手法。《彩虹之路》全剧大量歌曲基本都以鄂温克族古老的民歌为素材,再经创作创新。开篇优美动听的鄂温克摇篮曲,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了鄂温克民族传统生活场景之中。此后,无论是表现森林狩猎生活与初见草原时的欢快喜悦,宗教仪式氛围的神秘庄严,迁徙路上的凝重悲凉,战火纷飞中为国捐躯的慷慨悲壮,还是抒发告别故乡时的深情哀婉,思乡时的低沉忧伤,送征时的情深意长,恋人惜别时的浪漫抒情以及对生命的讴歌赞美等等——该剧的音乐都很好地阐释了剧情,渲染了气氛,也对演员塑造舞台形象起到了规范性的烘托作用。

  演员们的表演也颇为出色。参演的6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鄂温克自治旗乌兰牧骑,这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他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给这部历史题材的歌舞剧增添了青春的活力。比如“抢枢”一场,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鄂温克民间一项传统娱乐活动——“抢枢”,突显了年轻人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传达出鄂温克年轻人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尤其是在本场最后,小伙子们一段奔放狂野的群舞尽显阳刚之美,展现了鄂温克民族的豪爽与激情。

  《彩虹之路——鄂温克》表达了索伦部抵御外侵,保卫疆土完整的民族大义和英雄精神,反映了索伦部人民情深意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高贵品质。将如情似梦的山水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和大自然的美丽,用民族歌舞形式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五彩绚丽的民族民间风情。更值得称赞的是,该剧编创时搜集了大量的民俗、民歌、民族舞蹈、民族志等历史材料,因而高度概括性地再现了在历史大变迁中的鄂温克民族发展行程。

  2017年8月,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圆满落幕。鄂温克旗乌兰牧骑表演的《绽放的彩虹》获得文艺会演团体银奖;与此相应地,呼伦贝尔市乌兰牧骑代表队也获得了“一专多能”金奖、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等多项单奖。

参考资料:

  1.鄂温克旗文体广电局的博客;

  2.鄂温克自治旗人民政府网;

  3.刘畅:《七彩历史路 大义民族魂——评歌舞剧<彩虹之路——鄂温克>》;

  4.内蒙古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