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文博知事  > 详细页面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民族博物馆事业稳步发展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作者:农宇屏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浏览量:

一、右江民族博物馆基本工作情况

  (一)概况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北与贵州省交界,西与云南省毗邻,东与南宁市相连,南与越南接壤,是滇、黔、桂三省(区)边境物资主要集散地,扼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百色市属“老、少、边、山、穷、西”地区,是历史上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建立右江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这片红土地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辖1区11县,总人口392万人,聚居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特色鲜明。

  右江民族博物馆坐落于市区城东路后龙山上,毗邻百色起义纪念碑,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和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百色市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和旅游景点。建馆以来,右江民族博物馆始终坚持国家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大胆进取,不断创新,认真落实博物馆“三贴近”工作,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致力于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新要求。开馆以来,接待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国内外游客近100万人次,为百色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右江民族博物馆创建于1985年,1996年元旦正式开放,占地22.7亩,建筑面积4457平方米。主体大楼采用壮族古典廊院重檐的建筑形式,东西厢房相互对应,独具民族风格。右江民族博物馆是区域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主要任务是收藏、征集、挖掘、陈列、研究本地区优秀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对全市文物、博物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馆内主要收藏了石器、青铜器、铁器、陶瓷器、木竹器、玉器、石刻、民族生产、生活用具等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3万多件(套),其中国家级文物300多件(套)。博物馆内设8个展厅,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展品400多件(套)。一楼为基本陈列展厅,包括“乡土历史陈列”、“民族民俗文物陈列”两大内容,分为历史厅、壮族厅、多民族厅;二楼为专题和临时展厅,包括“百色旧石器专题展”等。新增的展厅有百色市总体规划模型展示馆。以藏品、标本、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了百色80万年以来悠久的乡土历史以及各民族创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陈列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充分展示了百色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内涵。

  (二) 主要工作措施

  1.实行免费开放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意见》精神,该馆从2004年起就实行免费开放,成为广西第一家取消参观门票、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地市级博物馆。作为全国重点博物馆和自治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始终坚持把“三贴近”工作放在首位,配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2008年-2009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的精神,坚持实行免费开放,不断完善免费开放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目标。本馆克服了人员抽调外出多、考古发掘任务重、人手不足等困难,统筹安排各部科工作,确保了教育基地的正常开放。自免费开放以来,走进博物馆的观众络绎不绝,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参观人数分别为7万、8万、10万、15万、18万、19万人次,出现递增局面,使我馆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历史、品味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积极开展馆校、警民共建工作

  (1)加强馆校共建工作,实现了馆校双赢。为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博物馆和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将文物这一凝聚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载体真正转化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精神食粮。本馆先后与广西师范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等六所院校结为共建单位,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日里都邀请共建单位配合开展活动,利用现有的教育阵地为院校的青年志愿者、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挑选和培训义务讲解员、义务宣教员,开设专题讲座;同时配合“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派出工作人员带领右江民族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到民族地区开展医疗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在校大学生在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和现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了解,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校共建作用。

  (2)加强警民共建工作,与部队建立良好关系。本馆与武警百色市支队第一中队自2003年共建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关系,每年都组织开展新兵到馆参观、警民排球友谊赛等活动,建军节和部队老兵退伍时,均派出人员到该中队开展警民联谊晚会和老兵退伍座谈会等慰问活动。同时,本馆还组织专业人员送展到军营,为中队官兵举办主题为百色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讲座,通过不同形式活动和交流,警民共建工作又迈上新的台阶。

  3.落实“三贴近”活动,扩大宣传效果

  (1) 近年来,本馆通过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单位开展各项活动,为继承和弘扬百色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先后制作了“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承”、“百色考古研究成果概览”、“百色市青铜器精品图片展”、“百色市民族服饰图片展”等多期宣传版面在城区学校、社区、单位巡回展出,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参观人数达10多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8万多人。通过一系列的送展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使热爱、珍视、保存、维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

  (2) 一直以来,本馆充分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宣传和民族民俗活动,尤其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国家文化遗产日积极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在市区森林广场展出专题宣传版面,开设百色旧、新石器鉴定咨询台,发放单位简介、《文物保护法》等宣传资料,每期群众参与人数均在1万人以上。每期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市民和在校学生对百色各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接受了一次形象而生动的乡土历史文化教育,使“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的理念广泛深入人心,收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4.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

  (1) 2000年以来,本馆积极协助上级业务部门,认真配合做好国家、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文物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参加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有: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南百高速公路、百隆高速公路、百色东笋火力发电厂等国家、自治区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出土文化遗物上万件。

  (2) 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对百色盆地旧石器及田东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12月 “百色盆地旧石器暨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百色成功举行,为扩大百色旧石器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产生了重要作用。

  5.文物征集、收藏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本馆十分重视历史、民族文物线索的调查,通过走访群众、深入乡村,积极开展文物征集工作。2000年以来,共征集历史文物218件(枚)、民族民俗文物287件(套),征集和抢救了一批珍贵文物。2010年8月,通过自治区、百色市两级文物专家的鉴定,馆内的文物藏品又有28件(套)被评定为二级文物,157件(套)被评定为三级文物,使本馆上级别文物的数量大为增加,文物藏品的价值有所提升。同时,本馆注重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库房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基本实现了文物上架和装柜。尤其通过文物数据库建设项目的推进,促进文物藏品管理向数字化发展。

  6.其他工作

  此外,在百色市开展“全区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等工作中,本馆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并派出业务骨干到各县(区)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工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于2010年6月荣获广西“第三次全区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先进集体奖”,有三名职工干部分别被评为百色市第一次、第二次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二、右江民族博物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情况

  1.落实相关措施促发展

  本馆作为重要的宣传窗口单位,在工作中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义,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实践活动中按照“正面教育为主、突出实践特色、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围绕本馆“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服务水平”这一主题,以结合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为活动载体,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本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服务功能的目的,使本馆公众服务能力与科研水平及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当前针对本馆的基本陈列改造处于准备阶段和项目申报立项阶段,要加强预见性和计划性,从社会发展和群众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制订陈列展览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陈列展览进行效益评估,使陈列展示在品位、档次和水平上取得显著提高。2008年6月以来,在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本馆与百色起义烈士碑园已整合运转,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在展出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确保每年游客接待量都有所增长。

  2.推进建设项目惠民众

  本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为文博部门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009年,本馆在百色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在整个园区维修改造方面,先后实施了园林绿化美化、碑体清洗、护栏维修、厕所改造、粉刷金字、新增汉白玉花环、水电线路改造等项目,改扩建后的园区与原来相比,整体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真正成为集宣传教育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红色景区。下一步,我们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以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的建设项目推动博物馆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提升整体展示水平,促进博物馆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以公众服务和科学研究为工作重心,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协调、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用好发展西部地区民族博物馆的优惠政策,落实好免费开放和博物馆发展的各项经费,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博物馆,尽力为职工谋福利,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2009年度免费开放经费到位后,本馆改善了相关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本馆根据市财政下拨的经费情况,自行筹集经费补齐职工的各项工资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下一步,本馆将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做好本单位的岗位设置、竞聘上岗、聘用管理等各项工作,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博物馆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右江民族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博物馆事业发展较为平稳,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现代文明的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公众文化的服务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本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设施陈旧、老化问题

  本馆从1996年开放至今已有十余年,设施陈旧,场地、环境、供电、供水、采光、文物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问题,如展厅地面下沉,屋顶渗水,没有专用的文物库房,没有恒温、除湿、除氧封存设备等。虽然该馆经多方渠道争取经费安装了防盗监控设备,但在硬件方面还远远落后,达不到本馆作为广西文物系统三级风险等级单位的标准以及百色创建“文化名市”的要求。

  2.陈列展览水平亟待提高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更好地服务公众就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就博物馆来说,无论基本陈列还是临时展览,离公众的需要和免费开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本馆的基本陈列十多年未变,从内容上已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从形式讲也落伍于现代博物馆展示的标准,当务之急是陈列改造,要进一步扩大展陈信息量,提升展陈的品位。

  3.免费开放的经费补助问题

  本馆从2004年3月起已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无门票收入,但在2008年国家补助免费开放经费的核算中是以近两年的门票收入为基数,为此,核算本馆门票补助为零。这样的核算方式明显有不足,有失公平,单位已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应给予增加门票补助。此外,近年来,由于业务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文物征集、文物保护等业务活动进展缓慢,加上财政部门至今未足额发放职工的各项补贴,由单位自行处理,不利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待于上级部门给予改善解决。

  4.人才培养问题

  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梯队化的人才队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期、新形势对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本馆现有人员情况看,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四、民族博物馆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推进免费开放的进程

  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博物馆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职能的具体体现,不仅可充分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也可体现政府的服务导向和公共财政的投入目标,有利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站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认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以便扩大免费开放的规模和范围。与此同时,博物馆要抓住免费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借势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研究和实践,明确免费开放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免费开放制度,注重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提升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水平。

  2.贯彻落实“三贴近”工作方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博物馆是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是服务公众的社会大学。随着免费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博物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博物馆要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理念和科学管理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把社会和观众的需求作为博物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免费开放后大量观众抱着期待涌进博物馆的情况下,必须有计划地推出高质量的专题展览,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高陈列展览的水平,让观众常看常新,始终对博物馆保持兴趣。要多做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体现百色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有益于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的展览,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能,在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要注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抓住博物馆服务的核心问题,把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博物馆服务的中心任务,并以此为导向,明确博物馆服务的特色和任务,营建博物馆服务文化,构建服务管理体制,培养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规划博物馆服务内容和标准,让博物馆成为公众参观、增知、休闲的场所。要让更多的观众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服务参与者,成为博物馆忠实的朋友和伙伴。只有赢得观众,博物馆才能赢得未来。

  3.解放思想,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加强特色建设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百色创建文化名市的建设中,本馆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注重整合馆藏资源,树立品牌意识,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要抓住别人无可替代的优势和亮点,利用这个发展平台,逐渐在文博界树立独有品牌,进一步扩大本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成为百色乡土文化教育、历史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在免费开放的形势下,本馆要继续加强与各大、中、小学的联系,共建德育基地;进一步深入开展送展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活动;以人为本,推进博物馆由“重物”向“重人”的转变,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要让更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公益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公共文化权益作出了明确部署。李长春同志在视察河南博物院时指出:要努力把博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传播先进文化、愉悦群众身心的精神家园,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景点,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积极地服务于公众,不仅是博物馆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开拓工作思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对博物馆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博物馆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全局观念,通过切实的努力,加强藏品的征集、研究、管理等基础工作,改善展览策划、设计制作、宣传推广等关键环节,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展览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真正完成博物馆本身肩负的使命,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国民的文化素质、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引自:《中国民族文博第四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