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学与人类学 >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 详细页面

《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丽君 2018年12月24日 阅读量:

  作者简介

  袁同凯(1963- ),出生于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嘎特乡,西北民族大学1996届民俗学专业毕业生,人类学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育人类学、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民间信仰研究。

  主要学术专著/译著

  《教育人类学简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一译者)

  《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二译者)

  主要内容

  (一)引言部分

  作者阐述了将探究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成败原因作为研究主题的意义,并概述西方有关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相关的新近理论与方法,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对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学校教育问题的参考价值。

  (二)主体部分:第1-6章

  首先,作者从“微观”的视角出发,以广西土瑶山寨为考察点,依照民族志的方法,着墨从历史、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描述了广西大桂山脉深处的土瑶。

  其次,为了深入探讨土瑶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竹篱》将土瑶的学校教育过去与现状清晰呈现予世人。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土瑶传统文化诸如历史经历、爱情文化、社会问题与学校教育等方面的描述、回顾,较全面地分析了土瑶儿童学业成就低下的缘由。

  再次,作者从地方政治与弱势族群之间的互动、官方话语和地方性解释等方面论证了地方政治对土瑶学校教育发展的制约性。

  最后,作者回归到理论分析层面,分析了土瑶学校并未起到村落中代表“国家”形象的现实,土瑶社区缺失“政治文化”从较深的层面上论述了地方权力关系网络分布的不均衡性、基层地方政府对边缘族群的漠视及其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影响。

  (三)结语部分:第7章

  作者阐明了研究结论,即造成偏远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原因、文化差异、历史经验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但真正制约土瑶学校教育发展的是地方政府的政治意志,即基层地方政府对土瑶学校教育的态度和地方权力关系网络分布的不均衡性。由于基层地方政府的的态度问题,教育政策在实施中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失位”。土瑶人在现实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追求应有的发展进步。最后,为土瑶学校教育现状的实质性改观,提出了较具体的解决措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