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研究资讯  > 详细页面

新视角展示云南各民族团结友爱风采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木基元 2018年09月27日 阅读量:

  作者:木基元

  出版单位:云南大学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作为2014年度云南社科普及读物系列丛书之一,《彩云下的民族乐园》于2017年11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用18万字、200张图片,论述了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示了云南各民族团结友爱砥砺前进的风采。全书共分26篇,分别介绍了包括汉族在内的云南26个世居民族的族源、历史脉络、民族分布、资源名产、衣食住行、文化遗产、发展成就、杰出儿女、生产生活习俗和禁忌等。

  本书也是笔者30多年学术历程的见证。自1983年大学毕业后,笔者就开始深入云南民族地区,足迹到达全省百余个县区。本书的后记中,记录了这段值得追忆的过往: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一年半时光,作为全地区最年轻的文物普查队员,走遍了丽江的山山水水;1991年底,驻扎宁蒗彝族自治县高寒村寨西布河乡大屋基村半年,3个月学会了用彝语宣讲政策,开展农村社教工作;1994年,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徒步3天到达独龙江,以传统的剽牛礼仪与独龙族师生欢度教师节;1997年4月,住在傣族竹楼里,悉心调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原始手工纸制作技艺,为该项技艺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集了丰富的材料;2002年,用一个月的时间走完了普米族村寨,调研报告获国家民委该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2007年,为建设德昂族、阿昌族博物馆,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诸县走村串户、征集调研,提交了可行性报告;2015年6月,在藏族黑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诺七林离世前的20余天,深入到香格里拉市尼西镇汤堆村,与他就传承保护围炉夜谈;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街乡哈尼族村落、泸水市片马镇景颇族茶山人家、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九甲乡拉祜寨、开远市大庄回族乡、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佤山,以及更多的汉族聚居地,均留下了我的足迹。

  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视角独特,除了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还应用了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高度概括与凝练,26个民族均自成一章,以凝练的语言介绍各族的历史、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字数、体量相对均衡,避免厚此薄彼;行文流畅,图片视觉冲击力强;现场感强,有真情实景。

  本书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第一,民族排序新颖。云南民族排序历来沿用人口标准,该书以各民族族称拼音为序,以阿昌族开始,以壮族压轴。第二,标题亮点突出。七字标题如七言律诗朗朗上口,经典四字高度概括了每个民族的亮点,如以“芦笙恋歌”赞扬拉祜族,以“金沙蜿蜒”话说纳西族。第三,图文并茂。除20余幅照片为师友提供外,90%来自作者的多年积累。第四,附录显示功力。《云南少数民族源流简表》是作者深耕学林30余年的成果,参考文献前后跨越近40年,汇聚各家之长,信息量大且具权威性。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本书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这根红线。通览全书,始终遵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主题,让读者真切认识到“在云南工作,必须重视民族工作”“在云南读书,必须讲民族团结”的深刻道理。

  (作者系西南林业大学社科办主任,教授)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