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飞扬激荡的和谐之音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张建国 文/图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浏览量:

康定夜景

  四川康定风光独好。其灵山秀水不仅孕育了千古绝唱《康定情歌》,还孕育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歌扬天下是康定成名的真实写照,据说全世界60亿人口中,就有1/5的人会唱《康定情歌》。康定可谓“山因跑马转山景秀高原,城藉情歌传唱名扬寰宇”。

  水泽山城

  三山环抱、二水中流,悠悠民歌、翩跹舞蹈,具有民族特色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这就是极富高原风情的康定。折多河从折多山奔流而来,雅拉河至雅拉沟湍急而下,两条河淌过康定城,加上二道桥温泉、“水井子”等圣洁之水的泽惠、呵护,康定的风便有了更清新的气质,康定的城便有了更神奇的灵气,而康定的人也有了万种别样风情。

  到了康定,心里定有“登山便欲誓情去,临河应知盟涛在”的向往和流连。康定城坐落于群山怀抱之中,跑马山、郭达山、子耳坡三山环顾,地形最宜观山望日。“山水相依、山水相伴”是康定的真实写照,山因水伟岸,水因山秀美。

  “水井子”宛如一颗硕大的珍珠镶嵌在康定城内,泉水源于五色海,涌出跑马山脚下。泉水清澈见底,酷热之时,手触其泉,冰凉怡人;寒冬时节,热气腾腾,手浸水中无寒冷之感。自古以来,水井子之水就被誉为神水仙液,泽润着康定,滋润着康定人。

  康定多桥,古有“八桥城”之说。两条长街以将军桥、上桥、中桥、下桥4座小桥连接。折多河上年代久远的公主桥传闻颇多,其中当属“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而建”流传最广。事实上,文成公主进藏是取道青藏路,但人们对康定公主桥的传闻深信不疑。

  边茶兴市

  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贸易中心。700多年来,西藏商人把从西藏带来的麝香、虫草、黄金、马匹带到康定,与内地商人带来的茶叶、丝绸进行交易。正是这种民间贸易的兴盛,造就了各民族在康定的大融合。

  “各业皆因茶而兴”,《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中记载,旧时,每年从四川、云南等地销售到康藏的货物高达3000万银元之巨。在以茶马贸易为依托的康定,许多相关行业也应运而生,如为汉藏贸易穿针引线的锅庄业(既是交易场所、作坊,又是客货栈房),以及皮革业、搬运业和“缝茶业”(茶叶进藏前需用牛皮重新包裹以适应马牛驮运)。

  文灿中外

  茶马古道催生了康定的繁荣,使来自各地和各族人民的文化和谐相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一文中,把康定作为我国民族走廊的一个中心地带来认识。康定独特的锅庄文化、歌舞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风民俗,都是由于多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

  康定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十分突出。在《康定情歌》的曲调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藏文化的韵味,又能体察到汉文化的影子。可以说,这首歌就是多元文化交融升华的典型代表。

  康定是一个民族、宗教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藏、汉、回、彝、羌等多民族相互尊重、相依相存,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康定和谐共处,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从19世纪60年代起,康定就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距离清真寺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天主教堂;距离天主教堂约150米的地方,是已有38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安觉寺。在康定,无论你来自何地,都能深切感受到康定人的热情和豪爽,体会到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谐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体现在康定人的身上,是阿婆的慈祥、小伙的健美、姑娘的大方……也正是以藏汉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使康定从远古的茶马古道一路走来,欢歌不断,越走越繁荣、越走越昌盛。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