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用户名:
密码:

村寨详细

级别:
关注度:1000

村寨概况

  寺前村隶属于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位于鸡足山麓,紧邻鸡足山景区和鸡足山镇商贸区,距县城30公里,距州政府所在地下关50公里。背依九莲寺名刹,也因此被称作寺前村。原名凤尾村,因为背靠鸡足山中爪的凤凰山尾部而得名,是入山朝拜的必经之地。

寺前村界碑(王铁志摄影)

  说起寺前村,不得不先说一说这鸡足山。鸡足山虽不是险峻奇特的高山,却十分有名,是宾川县旅游胜地之一。“崇祯十一年(1638)腊月二十日早饭后,从洱海卫城出发,途经梁王山、松子哨、关坡、响水到达宾川山岗铺,腊月二十一日途经河头基、总府庄、大罗城西、红帽村,到小江般。腊月二十二日由小江股出发至鸡足山。”这是《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五)里记载的徐霞客第一次到云南宾川的场景。

  鸡足山,原名青巅山,俗称鸡山,因其形似鸡足而得名。这里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鼎盛时期建有36寺72庵,常驻僧尼达5000多人。“金殿空中香雾迷,十里松风吹不断”,这是当时鸡足山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鸡足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自然风光,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先后驻山约半年,对鸡足山佛教流派的分布、僧人的生活、民俗、物产、山川形成和古迹碑文也进行了考察和记录。还撰写了第一部《鸡足山志》,留下了3万多字的日记,并创作了《鸡山十景》等共25首诗。

  他攀崖登顶,涉涧钻箐;对山脉水势、林壑泉石都了如指掌;对鸡足山的总体形态、地貌特征、大小峰岭的分合走向、水流脉络、地界分野等做了细致的考察,获得了对鸡足山地理较科学准确的认识,也成为他一生地理考察中的杰作。

  徐霞客关注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的走访。他对每一座寺庵是何时何人创建,何人住持都有笔录,对每一寺的供水系统、建筑特色、栽种花卉、名特产品、僧人活动以及整座山的交通集市、生活习俗、节日盛况等,都做了仔细的记录,留下了宝贵的纪实资料。徐霞客把考察所得写入游记,仅鸡足山部分就有3万余字。

  之后由于患病离开鸡足山,结束了他一生的壮游。鸡足山也成为徐霞客一生考察时间最长、住山时间最长、题咏诗词最多和唯一为之修过山志的名山,是《徐霞客游记》的收篇之地,也是他一生壮游的终点站。

  而寺前村就安然坐落在鸡足山脚下,是进山朝拜的必经之地。寺前村海拔1830米,年平均降雨量932毫米,气候温和,是宾川降雨量较多的地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板栗、核桃、橘果等经济果木和无污染蔬菜。该村现有70户、276人,白族人口占98%,是典型的白族聚居村。白族民风民俗浓郁,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

寺前村(王铁志摄影)

美丽的白族姑娘(王铁志摄影)

  至今,寺前村仍保留着典型白族民风民俗和白族民居风格,村落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融为了一体。寺前村居民住房保留了白族民居风格,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放眼远眺,在山水田园怀抱中,满眼的碧绿苍翠,古板栗、核桃成林成片。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青石板铺成的串户路直通农家。绿树簇拥、鲜花盛开的农家小院与名山古刹交相辉映,清澈的小溪,从村头欢快流过,小桥流水清幽幽。

白族老人和特色民居(王铁志摄影)

独具特色的白族门楼(王铁志摄影)

白族人家的院落(王铁志摄影)

鲜花盛开的农家小院(王铁志摄影)

村头的小桥流水(王铁志摄影)

  寺前村的古核桃、古板栗树众多,已在村中形成规模化的古木林园。全村共有600余株古板栗和古核桃树,这些核桃皮薄易食、香甜可口,板栗更是果大壳薄、色香味美。每逢中秋节前夕,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品尝购买,给村民带来不少的经济收入。因村民崇敬徐霞客,还赋予了古木林园神奇的传说,形成了近400年前徐霞客带来了核桃、板栗种植成林的传奇故事。关于寺前村板栗树有两种传说:

有数百年历史的板栗树(王铁志摄影)

  一是:徐霞客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时候来到寻甸,第一次尝到了炒板栗,认为这是人间美味的他,顺手抓了一把混杂生熟的栗子就放进兜里。步行数月后,在腊月来到了当时的凤尾村(寺前村),受到热情款待的徐霞客身上的盘缠不多了,为了表达谢意,就把栗子送给了农户去播种,因为栗子有些受潮发霉,所以仅仅成活了几棵。但是到了现在,以及连成了一片古树林。

高大的古板栗树(王铁志摄影)

  二是:据《鸡足山志》记载,这些板栗树最古老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前,村民和鸡足山的僧人就用这里的板栗招待徐霞客,让这位走遍大江南北的大旅行家赞不绝口。春夏秋冬,村里村外一片片板栗树发叶开花结果落叶,成为不同季节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特别是在春天,有绵绵细雨的滋润,有朵朵桃花的陪伴,还有簇簇绿竹的点缀,加之村中鸡犬相闻,村旁溪水潺潺,远道而来的客人无不沉醉在这美好的画面里。

古树粗壮的树干似乎在将沧桑的历史娓娓道来(王铁志摄影)

  寺前村虽然就在鸡足山脚下,村中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也颇具特色,但是很多年以来这里却一直是旅游环线的死角。那时候村中农户多以驮马经营为主,经济收入不高,较为贫困。村里的基础设施、院户环境卫生较差。

仍旧留存的驮马经营(王铁志摄影)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1年,村委会依托镇政府的扶持发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旅游特色示范建设等项目整合资金500多万元,实施了白族民居改造、墙体彩绘、古板栗园保护、村间青石板铺设等等,才有了现在美丽的寺前村寨。近年来,村民更是积极参与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在生产发展、村寨建设、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传承、特色民族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旅游特色示范村、民族特色村寨、省级文明示范村,2015年,寺前村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古香古色的门楼和院墙(王铁志摄影)

  

改造后的现代化民居仍保留了白族特色(王铁志摄影)

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王铁志摄影)

  寺前村四季常青、花香四溢,果木成林,环境优美宜人,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一体。寺前村看准时机,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旅游资源,依托鸡足山景区,以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为基础,建立起了旅游功能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产业化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随着鸡足山旅游的发展壮大,寺前村已逐步成为集休闲、娱乐、购物、品味特色菜肴、观光、体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特色村。

农家乐——灵山一家(王铁志摄影)

  近年来,寺前村建起了依托鸡足山景区为核心的村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全村以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为基础,创新形象、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培养人才、树立楷模。2015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860元,增加到7200元。村中还有20多家原生态白族民俗农家乐。农家乐旅游已成为农民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和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

  漫步在村道里,可以看见古色流香白族门楼,门楼写“灵山一家”、“凤尾居”、“古树人家”、“松风园”等牌匾,每家都各具特色,无不散发出浓浓农家风味和优雅文化气息。在这些集餐饮、休闲、住宿为一体的白族特色农家乐,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产野生冷菌、鸡 、树花、香竹笋、青蛙皮、金雀花,也可以躺在数百年的古板栗树下的摇椅中,细细品味‘心静秋澄月,情空云淡天’的意境。

热闹的农家盛宴(王铁志摄影)

农家乐住宿设施(王铁志摄影)

参考资料:

    1.云南网

    2.汽车之家论坛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