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极地 > 资讯  > 详细页面

在极地呈现大写的“人”——专访纪录片《极地》总制片人张爽、总策划赵大新

来源:中国民族 杂志 作者:牛志男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9日 浏览量:

  说到极地,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南极、北极,抑或是茫茫雪地、热带雨林、干旱沙漠等各种所谓生命禁区。那是一种极端的自然生存环境,也往往是离人们生活非常遥远的地方。

  2017年12月底至2018年1月初,一部名为《极地》的西藏题材人文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跨年播出。与此前很多从壮美自然风光或宗教文化角度切入的藏族题材纪录片不同,该片聚焦西藏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情感,运用电影般诗意的叙事语言,呈现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的现实生活,进而记录时代风貌,展现出一幅史诗般的高原生活画卷。

  《极地》的播出,反响极其热烈。有人说,《极地》像寓言,它不仅是在讲故事,而且颇具启发性。也有人说,《极地》像是一个多年不见却依旧熟悉的老友,和我们漫步在低海拔地带的夜晚,讲述西藏平凡而又传奇般的每一个故事。还有人说,相信无论你是否去过西藏,是否了解西藏,《极地》都提供了全新、打动人心的视角。同时,正如这些“极地”环境中的普通人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感人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用远方的故事把生活的智慧和善意带回身边。

  《极地》是国家民委重点项目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的开篇之作,由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联合出品,贵阳市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阳天彩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摄制。《极地》摄制团队聚集了国内纪录片界的大咖,包括《第三极》总导演曾海若、《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程工、非常棒的总制片人胡小鹿等。摄制组走遍西藏全域73个县(市),深入无人区,历时两年拍摄制作。目前,《极地》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纳入2017年优秀国产纪录片“记录新时代”集锦,其电影版也将于2018年上半年在全国院线上映。

  为更好地了解《极地》创作的前前后后,解读“极地”的深刻寓意及其独特的呈现视角,本刊记者专访了《极地》总制片人张爽。同时,就国家民委正在筹拍的《民族文化之旅》相关情况,采访了《极地》总策划赵大新。

  何为“极地”

  记者:观看《极地》后,同很多人一样,这部纪录片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撼,然后是感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该片聚焦藏区普通人的当下生活,他们淳朴、善良、努力奋斗,处处展现出人生智慧。您作为总制片人,相信对此更是有着深切的感受?

  张爽:《极地》对藏区人生的深刻挖掘特别好、特别到位,让我非常感动,非常欣慰。这部纪录片拍摄的视角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特别能够走入人的内心。正如大家所见,不同于之前很多藏族题材纪录片,《极地》通过藏区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彰显极端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存智慧,探究藏区古老文化的精髓,进而记录呈现现代西藏人们的生产生活新风貌。创作过程中,我们严格地避免加工痕迹,避免强硬说教方式,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让人自然而然地走近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记者:当下西藏题材的纪录片、探访节目层出不穷,并且也一直颇受关注。相比同类型作品,《极地》有哪些独特之处?拍摄这部作品的目的又是什么?

  张爽:首先,《极地》寓意为极致之道,人和天地和谐共生。也就是说,在青藏高原那种极致自然环境下,能激发出内心最深处人性的表露。这便是《极地》这个名字的灵魂。

  其次,我们拍《极地》不是赶时髦。这些年西藏和藏族题材很热,大家都想拍,特别是随着摄影设备、制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大量资金的投入,拍摄展现西藏壮美风光的纪录片比较容易,最难的是用镜头表现人物的内涵思想。一部好的纪录片要能够打动人内心,通过平和的叙述方式让人从中悟出很多道理来——我们力求达到这个目的。

  再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已经进入消费社会。这其中夹杂了炫耀性或过度性消费的社会特征,甚至有的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使人内心焦虑不安。我们拍摄《极地》,就是要展现在高原环境中,普通人平凡生活的琐事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比如,野生动物保护员多吉次巴面对镜头表达自己的愿望时说:“我希望生活过得更好,好一点点就行,我就非常幸福。”同时,他们在平凡生活里也追求卓越。牧民诺拉教自己的儿子练骑马拾哈达,虽然他已经老了,但看到儿子在比赛中失误,他也要亲自上马为荣誉而战。

  《极地》讲述了21个普通人的故事,他们生活中每一个环节、细节都体现出朴实而又追求卓越、努力奋斗的特点。更为精彩的是,每一集的最后,故事的主人公都会讲出自己的愿望或心里话,这是个点睛之笔。他们的淳朴善良、奋斗精神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特别触动人。比如,日喀则最负盛名的壁画师平措扎西就说:“画画的过程,是一个苦难的过程,痛苦永远大于快乐,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从画画中获得幸福感,幸福就是由痛苦跟快乐组成的。”

  现在有些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已经不是那么浓郁了,大家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相似,几乎人人都用手机、互联网,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追寻一个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更难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一部纪录片的摄制绝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深入。什么是工匠精神?我认为,一个人内心足够纯净,对事物的认识足够纯粹,他自然会做好每一件事,这就是工匠精神。我想通过《极地》呈现的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让所有人都能够看懂,并有所感悟。

《极地》剧照

  要了解最深层次的文化

  记者:《极地》讲述的21个人物故事,每个故事时长都在10分钟左右。在有限的时长里呈现如此宏大的主题,确实非常不易。那么,选取这些人物的角度或标准是什么呢?

  张爽:《极地》拍摄区域覆盖了西藏全域73个县市,拍摄团队历时两年拍摄制作,共有36000多分钟的素材,呈献给观众的只有这么多,确实有点遗憾。拍摄素材最开始有100多个人物故事,最后甄选出来这21个故事,我认为主要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是关注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藏医药、藏刀、藏舞、唐卡以及民族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非常接地气的。我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精髓提炼,所以要找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二是要去平常人们难以到达的地方,呈现少数民族群众当下最本真、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比如,乡村电影放映员白玛曲旺去为一个只有8户人家的小山村放映电影,牵马要走一天多的山路,路上有泥石流滑坡,人和马还要通过滑索穿过河谷。但为了让村民能够看上电影,白玛曲旺以及村干部等人都很努力。透过镜头还可以看到,滑索旁边的山谷里已经架好几座巨型的桥墩,国家正在为这个只有8户人家的山村修路架桥。这既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关怀,同时也展现了当地村民生活的新气象新希望。

  三是彰显一种正向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极地》中的人物故事,使大家看到了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生活在高原高寒环境,面临不少艰辛和困难,但人们在奋斗过程中是幸福快乐的,他们懂感恩、知敬畏,内心满足而谦和。比如,野生动物保护员多吉次巴带着家人工作生活在无人区,方圆百里见不到其他人,收入也不高。当野牦牛向他冲过来时,他眼神坚定、勇敢。回到家中,他又慈祥而耐心地一遍遍地教孩子读拼音字母。

  追求物质不是错误,那些生活在极地环境中的人们的生活也要改善,而且正在改善,所以才有乡村放映员去放映电影、野生动物保护员保护环境、乡村药师走村入户给病人看病、老奶奶用传统原料工艺制作防晒日用品、藏鞋传统手工艺者到拉萨去卖鞋等等。如今,西藏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早已今非昔比,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今后的生活还会越来越好。所有的人都有权追求幸福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源自他们的奋斗。

  要真正了解西藏,就要了解其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带给藏民族深刻的影响。所以,这也是我们选取片中主人公的最深层次的标准。

  记者:《极地》的监制曾海若说,他自己特别愿意把这部纪录片当作寓言来看。不同的人看《极地》当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您怎么看?

  张爽:我自己一直都被这部纪录片感动着,可以说受益匪浅。相信《极地》播出之后,没有去过或不了解西藏的人,通过它都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西藏。片子在讲故事时往往没有很多的背景介绍,只标出主人公的名字、所在地以及海拔高度,让观众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产生更直观的认知。这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最高境界,即不用刻意去灌输,让观众自己体会。

《极地》剧照

  藏族文化中从来没有与自然环境“斗”的说法

  记者:《极地》摄制团队的确非常强大,包括曾海若、程工等纪录片领域的顶尖高手。想必拍摄过程中也一定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

  张爽:《极地》拥有国内拍摄纪录片最好的团队。我对程工导演非常欣赏,他是一个纯粹的人。记得在《极地》首播发布会上,我曾想留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让他讲一讲拍摄过程的不易,但他话非常少。他说,冬天就应该去最冷的地方拍摄。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敬业的人。在历时两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单车行程共计4万公里,覆盖西藏全部县市及四省藏区部分区域,跨四季拍摄,艰辛可想而知。比如《极地》片头冰湖里的波浪,那是纳木错湖解冻的一刻。一天内这种场景就没有了,便再也无法拍到那个镜头。当时,冰浪冲过来把拍摄的人全都打湿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在雅鲁藏布江用无人机拍摄时,由于气象条件变化,经常出现风把无人机打落损坏的情况。我们为这部片子共投入2000多万元,可以说下了血本。拍摄制作团队的人很多都是从内地过去的,在高寒条件下,扛着摄像器材,有时还要奔跑,经常有人因严重高原反应不得不停止工作,像冻伤等更是常事,非常不容易。

  记者:看得出,《极地》处处传达着一个理念,即顺应、尊重、感恩自然,不能无限制、无节制地从自然中索取。这也是藏族的生态观、自然观吧?

  张爽:是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藏族同胞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中显得很渺小,所以人的生存要依存于自然,要尊重万物演变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切吉卓玛教授在《极地》首播发布会上就说:“我们藏族从来没有与自然环境‘斗’的说法,我们敬畏自然,尊崇于自然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都有感恩之心,感恩大自然的回馈。由此,即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故事的主人公们还是创造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记者:《极地》中很多故事都涉及到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反映了这些非遗传承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极地》想通过这样的呈现,传达出怎样的理念?

  张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但同时,任何事物都如同硬币的两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面临困境:用传统原料和工艺制作的藏刀,以前是藏族群众的必需品,但现在很少有人用了;手工艺传承人制作的传统藏鞋,虽然受到游客的青睐,也得到很多老人的赞赏,但当地人已经很少穿了,连传承人自己都穿工厂里生产的皮靴;脸谱面具传承人想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但孩子却想学跳舞,以后好找工作,还可以到拉萨去表演;秋窝乡的藏戏团表演,每次下乡要坐拖拉机去5个村子,一次表演要持续4个小时,收入只有观看演出的村民给的一些生活日用品,而进城打工每天可以有200来元的收入……虽然片中的很多人物故事都表现出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主动作为,但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阳市政府作为《极地》的联合制作单位,都希望在作品中呈现更多这方面的内容,也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高度重视。

《极地》剧照

  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不是一句空话

  记者:《极地》中所展现出的西藏普通人的自信、包容与开放,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是《极地》着力讲好故事的一个成功之处吧?

  张爽:《极地》没有刻意地强调国家是如何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也没有抽象地讲政府是怎么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这一切都是通过藏区群众当下真实的生活状态来体现的。虽然他们生活在偏远贫困的地方,但如今当地的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都没有缺项,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不是一句空话,从《极地》的很多细节能够充分感受到:野生动物保护员教孩子学习汉语拼音,乡村放映员给村民们播放时下全国热播的喜剧电影,跟爷爷去远方驮盐的小刚吉扎西兴奋地唱起“大河向东流”,三个藏族老奶奶闺蜜一起“创业”,文化大篷车下乡表演,乡村学校为孩子们购买钢琴,年轻人开展民宿旅游……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使命担当和巨大成就,都体现了藏区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藏族题材的作品一直很受国外观众的关注,相信《极地》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西藏乃至整个中国,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张爽:是的。2017年12月,《极地》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纳入2017年优秀国产纪录片“记录新时代”集锦,用于宣传推介活动,全国共有26部国产纪录片入选。这是我们的荣誉。《极地》让世人看到了藏族同胞的淳朴善良、乐观向上,向世界展示了西藏人民当下的真实生活。世界上艰苦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在西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当地群众正在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这些对世界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这也将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对西藏的了解及交流,对境外敌对分子的诋毁抹黑也是有力的回击。

  记者:我们知道,您作为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的负责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和产业化。请您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张爽:我最大的体会,是投身民族文化事业一定要有情怀。近年来,在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族文化宫、贵阳市政府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推广和传播活动。

  2014年起,我们积极筹建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和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利用搭建多媒体文化存储和传播平台,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该项目作为国家民委2015年的重点文化项目得到立项,目前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一期、二期以及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初期已经建成。让我欣慰的是,《极地》在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和央视同步播出。

  2016年,我们承接国家民委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项目,用大制作、大容量记录和展示各民族生产生活、民族地区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内容。目前,我们正在筹划民族风情小镇、康养小镇、非遗小镇建设,并将在全国大专院校启动民族地区风光摄影大赛,从线上到线下,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搭建平台。

  我作为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资源网筹建工作小组组长以及《民族文化之旅》总制片人,负责项目的资金、建设、运行、完善的全过程,可以说痛苦在过程、幸福在成果。希望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平台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我们也会继续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转型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极地》剧照

  关于《民族文化之旅》

  记者:《极地》作为《民族文化之旅》开篇之作十分出彩,想必其他作品更加令人期待。请您介绍一下《民族文化之旅》的情况。

  赵大新:我们策划制作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其创意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前拍摄民族题材类的片子很多,多是按照56个民族族别拍摄的。我们这个纪录片系列不以族别构架,而是以专题构架,比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语言文字、民间文学、手工艺、礼仪、节庆、饮食、服饰、医药等。同时,专题构建过程中,也分三种形式,即景物、事件、人物,《极地》的核心就是以“人”来构建的。

  二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以前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形态没有了,比如老房子拆掉人们都住进高楼了,再比如老的传承人去世或者某些老物件流失……这些若不拍摄记录,有些民族文化形态可能过几年就没有了,所以抢救性保护非常重要。

  三是新时代的拍摄理念、视角、技术手段以及呈现效果也不同了,必须与时俱进。过去,国际上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自然地理系列片很受欢迎,但那是西方人的视角。如果用中国人的理念、视角,同时采用国际化的视野和表现形式,并通过最新技术手段呈现,那效果一定非常好。这部百集专题纪录片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系列。

  此外,我们正在做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项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随着百集专题纪录片的拍摄,届时将有大量的视频素材可以加进去。如此大量的、原创的、第一手的视频资料,在以前是没有的,所以意义非同寻常。

  有好的创意,还必须有好的团队来实施。比如在拍摄制作方面,我们同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合作,他们拥有与国际合作拍摄纪录片的丰富经验。我们还与贵阳市政府合作,将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资料纳入了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实验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取之不尽的宝藏,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希望通过《极地》和《民族文化之旅》的精彩呈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民族》杂志2018年第1期封面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18年第1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