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极地 > 资讯  > 详细页面

《极地》:文以载道,物传使命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9日 浏览量:

  传承从来都不容易,它依靠的是一种使命感的支撑。《极地》第四集,带我们走进它。

  68岁的占堆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说婚高手,现在的西藏年轻人渐渐不再遵循传统的方式举行婚礼,占堆老人也已经两年没有接到任何说婚的工作了。所以那天,当占堆坐在门前给小孙女讲故事,一对新婚夫妇中新郎的父亲来请他去给新人说婚的时候,占堆是那样的高兴。

  “爷爷要去做最棒的工作”,出发时,占堆对孙儿说。

  在婚礼上占堆老人开始说唱起关于土地、风、天空以及五大洲的形成,这些婚礼颂词,包含着藏语最古老的语法,老人那不停歇的口舌仿佛把藏族遥远的时光也一同唱进了新人的家;由白海螺和红珊瑚制成的信物,随着一句一句的说婚词一起,被小心地密密地缝在新娘的辫子上,这一动作的完成,代表两人正式结为夫妻;敬酒姑娘以对歌的方式难为占堆老人,经验丰富的占堆应对自如……婚礼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至少12个小时,这期间,老人需要不停地进行婚礼颂词的唱诵。

  辛苦吗?辛苦的。快乐吗?很快乐。

  婚礼结束以后,占堆老人走街串巷地请会写字的人把他的爷爷教给他的这套说婚唱词记录下来,他没有找到传承人,但这说婚词中的每个字都是这位老人想用尽全力留在世间的东西。

  说婚人占堆的故事并不是在向我们科普西藏的说婚传统,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心动,是在于这个最后的说婚人,用一匹驮着他前往婚礼现场的马、一个代表新人正式结为夫妇的信物、一段12小时不停歇的说婚颂词、以及那张把说婚词记录下来的纸,传达着他的使命——一个作为西藏说婚人的使命。

  看动画片《怪兽电力公司》,大眼仔和毛怪不小心闯进人类的世界认识了一个人类的小孩,毛怪为了方便要给这个小孩起个名字,大眼仔着急了:“不要给她起名字,起了名字就有感情了。”

  而易贡藏刀的故事中,这位91岁的藏族爷爷洛桑,就有一把起了名字的藏刀。

  洛桑爷爷的身上还流有一部分波密王的血液,曾经易贡、八盖、东久都是他这个家族的属地。爷爷腰间的易贡藏刀叫扎西甲培,彰显其贵族身份,这把刀已经在他家保存了两百年了。为了能给这把老刀找个伴儿,爷爷拜托祖传匠人西洛再给他做一把一样的刀。

  西洛带着几个徒弟去经幡下煨桑祈福,之后开始进山找矿,易贡藏刀的独特,全因为当地的一座铁山,这座山上的也是易贡藏刀唯一的原材料。爬山涉水,他们带回铁矿,经过繁复的流程和制作过程中,藏刀制作完毕,西洛最后刻上了钢印,然后亲自将刀交到老人手上。新刀叫洛桑顿珠,这也是老人的名字,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新刀,也是老人希望自己能一直陪在这把孤刀身边。

  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它不是在科普藏刀的制作手法及其历史由来,整个故事的开展并不太多地把目光放在做刀的工序身上,看着新刀逐渐的显形,到磨炼完成,最后冠以洛桑爷爷的名字,这完成的过程,仿佛在一步一步地完成着代替这位年迈的老人,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陪伴他的旧刀的使命。

  六月的萨迦寺,喇嘛拜托扎西为寺庙的冬季法会制作一个大面具。做一个面具大约需要20天,去山上采集完泥土,扎西开始在家中院子里和泥、制作面具模子。做一个面具就像呵护一个孩子的成长,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断地重复。几天里,扎西经过了制模、熬胶、粘布、等一系列工序,期间他的妻子也来协助帮忙。

  在等待胶布面具晾干的时候,扎西去到了儿子练习跳舞的地方,在外面远远的看着儿子练舞。原本希望儿子继承他这手艺的心思,在看到儿子真心喜欢藏舞后,也被渐渐放了下来。回到家中,胶布面具已经干透,开始了制作面具中最重要的一环:上颜色。随后上头发、簪子等小零件,一个萨迦面具终于制作完成。

  当面具成的那一刻,活灵活现的面具并不属于扎西,这面具将被带往萨迦寺,完成它在冬季法会上的使命。而扎西也觉得这做面具的手艺并不属于他自己,它依附于一个更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赋予了他不可推卸的使命。

  他扛着面具走出了家门,向萨迦寺的方向走去。

  使命感,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常被提起的词了。我们在漫漫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或追求成功,或追逐梦想,有人喜欢平淡,有人渴望飞翔,有时随心所欲,或者奋力前行,使命感对于我们而言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但看完这集《极地》,我有点想坐下来好好想想,「使命」这两个字对于我人生路上的意义了。

  此刻看着这最后的说婚人、为藏刀找伴的爷爷、做萨伽面具的扎西,想轻声说句:致敬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