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回族  > 详细页面

诞生礼及其他  —— 一位回族父亲半个世纪前的育儿日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海力洪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浏览量:

抓周是包括回族在内的中国人庆贺小孩子满周岁的一项习俗

半世纪前的婴儿随后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当翻开半个世纪前的一位回族父亲育儿的日记,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当时回族百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民俗文化气息,以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之情。

  1946年11月22日   孕期禁忌

  还剩不到三十日, “有喜”九月的妻,便要生下我们的孩子了。产期临近,忌讳亦愈发多,相信都是教门内的长辈们教她的吧!今日走在马坪街上,见一队送葬的族人,妻即调头而去,称孕育期须避讳。在途中便是遇见送亲的也当如此,婚礼,更是去不得的。

  我问可还有别的忌讳。妻答:兔子肉也吃不得。据说孕妇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会和兔子嘴一样,是豁的。我便大笑起来。妻又说,六婶娘特意交代,平时不得讥笑别家的小孩,生理有缺陷的小孩更是取笑不得。否则,自家的孩子……我想,这是自然。回民皆有此厚道本分。

  1946年12月19日   妻子临盆

  妻临盆,匆匆为之大净,急急送入产房。母亲道,如此“占房”可保母子平安。我将为人父,也心同此想。挂心的事:谁人来“踩生”?族人皆言,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将来的气质、性格就与此人一般。若生的是男孩,要选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若是女孩,则择请一位温柔、善良、勤快的人先入。宝宝是男是女尚不明了, “踩生”之人却宜未雨绸缪。

  1946年12月20日   娇儿落地

  感谢真主的赐子之恩!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娇儿落地,将其洗净后,请阿訇到家中为儿念经。所念的经文分左右耳,贴着儿之右耳念“邦克”,复贴其左耳念“噶买体”。念毕做“都尔”。求真主令我儿尽善尽美。依母亲所言,先将白糖粒放入小儿口中让他品出甘甜滋味,后才请妻为小儿哺乳。所为皆遵礼俗。

  1946年12月27日   阿訇起名

  请阿訇为小儿起经名。阿訇从先贤中选出一个美名:易卜拉欣。此圣人在《古兰经》里多有提及。取此名意在吉庆、俊美。今日正逢小儿出生后的第七日,宜宰牲感主恩。在礼拜寺宰羊一只,宰时念了都尔。羊肉送阿訇、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以示庆贺。

  1947年1月20日   满月行礼

  小儿健康成长,平安无事。今日满月,行教门内之满月礼。请来一剃头师傅剃光我儿胎毛,将所有毛发,绾成一小球,以线及纱布包裹,系于小儿的枕上,意为吉利、壮胆、健康。母亲备饭菜,炸油香,款待前来庆贺的亲友。济济一堂,喜气洋洋。此盛大场面,我家室之内,何曾有哉!

  1947年1月21日   遵礼缝帽

  小儿出月,妻亲手缝制猫头帽一顶为之戴上,帽上有都尔。另制一无顶箍箍帽,上镶桃子与花。是遵礼俗,唯祈有福。

  1947年12月19日   周岁抓周

  小儿明日满周岁。今天穿上猫头鞋,挂了银链,手戴刻写都尔的小玉镯一双。煞是可爱。为明日行抓周礼,准备了蒸大松糕的原料。计有糯米、粳米、黄糖等。母亲命我前往礼拜寺跟阿訇学做甜松糕。做法如下:先将糯米与粳米混合淘净,继之浸泡磨粉。事毕,取蒸笼,于其内置一帽形竹蒸壁,蒙上千荷叶,将米粉缓缓倒入,洒黄糖水少许,用大铁锅蒸约一小时。

  松糕做得好,颜色黄爽,中空外实,入口香甜。切糕人须请长辈。此事由母亲代劳。

  抓周礼所需之物,也已齐备。计有钢笔、毛笔、笔记本、《古兰经》、木剑、玩具等。明日都将置于桌上,让小儿任意来抓。全家老小,寄望小儿能抓到一个较理想的物件。因教门中常有人言,如果男孩抓到了笔,将来便是个满腹诗书的读书人;如果抱起了《古兰经》,就会是个学识渊博的虔诚阿訇;如果拿起了剑,就是个好勇尚武的好汉;如果既抓了笔又拿了剑,那将来便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了。母亲最为担心的,无非是万一小儿一手抓起玩具,将来只怕要变成好吃懒做之人;万一小儿什么也不抓,那他将来可就一事无成,一辈子做个庸人了。

  我心想,何须如此多虑?门外白雪飘飞,春日已不远。在晴明的岁月中,我们回民的下一代,可凭一双勤快的手,去紧紧抓住一个光明未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