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苗族  > 详细页面

从边城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牛颂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3日 浏览量:

  现今居住在中国大中城市的家庭,经历高考已成为人生的一场大戏。尤其是父母,所受煎熬甚于儿女。今年我为了陪伴儿子高考,专门休了一段时间的假,而之前的10多年我从未休过假。之后又整理学校要求家长看的各种材料,从考试复习大纲到志愿填报培训,载有文字的纸张叠加起来远远超过我书柜里陈列的《资本论》加《资本论注释》的厚度。但其间也有乐趣。我特别感谢儿子所在中学提倡的“海量阅读”活动,使我陪伴儿子温习了我年轻时喜爱读的书。这些书里就有一本沈从文的《边城》。回想我第一次读沈从文的作品是在1987年,26年过去,恍如隔世,又在眼前。

  在我心目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有两个:老舍和沈从文。老舍是满族,沈从文是苗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师。而沈从文终生写苗地苗人,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少数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的作家。湘西历史上的概念包括常德以北20多个县份的广大地区,现主要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10个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920年腊月的一个凌晨,沈从文降生在湘西一个小山城——凤凰(原名镇筸)。沈从文的嫡亲祖母是当地苗族妇女,生下两个儿子,老二就是沈从文的父亲。但由于当时当地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凡与苗民所生子女不能参与文武科举,沈从文的亲祖母只得远嫁他乡,当地为她立了个假坟。沈从文四五岁时还在坟前磕过头。后来沈从文在自己的文章中曾明确表明:他不因世俗观念对此身世忌讳,反因自己血管里流着苗族“健康的血液”而自豪(《沈从文文集》第二卷,《龙朱·写在<龙朱>一文之前》)。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没有其内在的力量和逻辑的合理性是不可思议的。而优秀的民族文化,都会情有独钟地将全部营养赐予本民族出身的作家;有本民族认同的作家也正是从一开始便以其“下意识的文化自在性”,生发出对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亲和、体认以及传播的天赋。沈从文这个带有苗族血统的青年,正是从湘西一个偏僻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城走出来,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蜚声三十年代文坛,被视为自从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出现的最好作家之一。同时,他也引起世界文化艺术界的注意,并获得很高的评价。老舍与沈从文,曾是中国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可惜由于国内政治运动等历史原因,错过了这个能反映他们代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地位的殊荣。

  沈从文作品被改编成故事片上映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改革开放后1984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边城》(凌子风导演)。该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获同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荣誉奖。另一部是《湘女萧萧》,是根据沈从文的小说《萧萧》改编,1986年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由谢飞、乌兰导演。该片荣获1988年法国蒙彼利埃第四届中国电影节金熊猫奖、西班牙第36届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主演娜仁花,获国内首届表演学会优秀女演员奖,第七届金鸡奖最佳女演员提名。从那以后到现在,沈从文的作品再没有被搬上过银幕。这对于多年来缺少民族题材经典的中国电影,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2010年我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参加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主任戴·雨果教授时任该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对我说过,他非常欣赏老舍和沈从文的作品,尤其推崇老舍作品《二马》里的中国式幽默和沈从文作品《边城》里的生命激情。他不解的是,中国好像不够重视经典作品,而欧洲人又特别钟爱用名著改编电影,有的小说甚至被重拍过50多次,好像百拍不厌。这个问题将我这个正热衷于推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发言人”给问住了。

  沈从文的作品很早就翻译介绍到西方。一位英国作家说过:一种能够产生鲁迅、沈从文的文化,不需要谁来为它辩护。一位研究沈从文的美国学者写道:“(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品是世界上好多文学作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自己子女看的。”哈佛大学教授金介弗研究沈从文,他说中国的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温和内敛,但也是一种猜疑内耗的文化,而沈从文笔下的原始族群,虽粗糙浑莽,但有勃勃生机,是一种元气,代表了人类的某种先进性。应该说,沈从文名声在外,而国内研究借鉴得还很不够。尤其我们正致力于提高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整体水平,推动电影走向世界,沈从文现象是必须认真研究的。可我们看到是,多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水平,至今还未能达到老舍、沈从文那样一个高度。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以前很多作者喜欢用鲁迅的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有作者还说这是马克思说的。其实这对电影创作是种误导。鲁迅没说过这话,先生的原话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沈从文的创作印证了鲁迅的这个判断。用沈从文的话讲,“要紧处或许是把生命看得庄严一些,思索着向深处走。”“坚持向生命的深处攀援”。他还特别认为:生命的最高形式表现为“对人类远景凝眸”的“幻想或理想”;到了这个阶段,“生命”就具有了“神性”。大师的感悟,对于发展困境中的民族文学和电影创作,真是振聋发聩,还要加上醍醐灌顶啊!

  记得清华大学第17任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不是盖大楼,是培养大师的。可这高考才结束,“大师”们就被扔进了废品堆。学生们把课本撒向天空,或成堆焚烧,很让人心痛。孩子们被培养成厌恶学习的人,一定是某个系统出了问题,看来应试教育是鼓励“死读书”的。满脑瓜子标准答案何以成为大师?我家门前收废品的“老四”(其实他在家排行老六),叫惯了也成了朋友,他常把一些新书从废品中挑出来,我就捡了一本《边城》,这是同心出版社2012年8月第五次印刷的。只见那精美的封面上写着:这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文学大师的心灵深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