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舞蹈  > 详细页面

生生不息的火塘 梦里梦外的故乡 —— 苗族舞蹈诗《巫卡调恰》赏析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毛雅琛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8日 浏览量:

  许久没有这种演出结束却迟迟不愿离开剧场的感受了,精致、纯粹、神秘、安宁……是苗族舞蹈诗《巫卡调恰》(意思为“外婆的歌谣”)营造出的独特氛围。甚至在演出结束后的几天里,剧中外婆温暖的歌谣和小孙女奶声奶气的学唱依然萦绕在耳边……在繁华熙攘的现代都市里“遇见”遥远的苗族歌舞,竟没有丝毫的疏离感,安静、清爽,如沐春风。

  《巫卡调恰》不仅有着地道的苗族韵味,而且多了份简约与精致。暂且抛开民族舞蹈语汇的独特性不谈,这样的苗族舞蹈无疑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例如,第一幕的“不息”,象征河流的长长绸缎横贯舞台,演员从右至左缓缓前行,静谧而坚定,充满了仪式感,在漫长的迁徙中,苗族先人既有远离故土的乡愁,也有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洒脱;又如,第二幕“呼唤”中的精灵,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无论是服饰造型还是肢体语言,都散发着典型的现代意味;再如,第四幕“兴旺”中的木鼓舞,女演员在鼓直立、倾斜、横侧等状态下以不同的方式敲击鼓的不同部位,同时配合击鼓的肢体语言,使木鼓舞动感十足。

    

苗族舞蹈诗《巫卡调恰》 新华社发

    

  整部舞作来源于苗族舞蹈却又不囿于苗族舞蹈,民族民间舞元素与现代舞元素融合,苗族古歌与电子音乐碰撞,使《巫卡调恰》呈现出别样的苗族风情。

  苗族舞蹈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同时还承载着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生活习俗等。在苗族的古歌中,枫树妈妈孕育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又孕育了人类众生。作为苗族原始的图腾崇拜,枫树原本就极具神秘性,是苗寨的母亲树、护寨树,而自然枯死的枫树被做成木鼓,用以祈求兴旺。《巫卡调恰》把苗族图腾的神秘性发挥到了极致:作品“人树合一”的舞美再现了枫树妈妈的远古样态,或在静默中护佑苗族后人的迁徙、出嫁,或在舞动中召唤迷途的精灵回家,无论是静默还是舞动,其舞蹈语汇都明显区别于其他舞者,充满神秘与虔诚。在木鼓舞的段落,10个圆形的光圈,配上苗族特有的击鼓动律和演员的人声,既有对神灵的敬畏,又充满了神秘色彩。在作品的色调上,以暗色系为主体色调,尤其是其中的黑色和红色,加上极具民族意味的枫树、火塘,为观者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超然意境。

  火塘作为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始终被设置在舞台正中,不管舞蹈情节如何展开,火塘恒久不变、生生不息,甚至直接参与舞剧的本体表达。作为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苗族人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终极追问,都能在外婆的火塘边找到答案。人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并将在这里获得一生的安宁。

  有关苗族火塘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明清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塘也由最初石板围成的火坑发展为耐火砖围成的平整火圈,再到水泥砌成的光滑火塘。然而无论火塘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变迁,火塘文化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外婆在火塘边装扮即将出嫁的外孙女,男人在火塘边镰刀飞舞,一捧稻谷在火塘前从左至右,手手相传。“巫卡调恰”亦在火塘袅袅升起的白烟中缓缓流淌,燃烧着苗族先祖和今人化不开的乡愁,正如编导所说“当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唯有外婆的歌声能与时间同行”。

  当下的民族舞剧创作已不再满足于对民族舞蹈语汇的生搬硬套和对民族风格的单纯再现,更多关注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演进以及民族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基础上传承好民族的精神内核并非易事,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度”的把握,多一分偏离、少一分不足,若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就算是融入现代舞元素的民族舞剧,也依然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从这个角度来说,《巫卡调恰》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实现了民族舞蹈在当代的创新与传播。编导深入苗寨收集素材、遍寻古歌,最终选取了苗族文化中的一些典型元素,例如枫树、迁徙、镰刀、嫁妆、火塘、木鼓等,以苗族人的身份、用苗族人的身体展现当代人眼中的苗族文化和苗族精神,将民族文化最精髓的东西化在心里,然后再用舞蹈语言重新讲述:怀着对苗族文化的无限崇敬,将祖先迁徙的乡愁与当代年轻人远离故土的乡愁相连接,将外婆的古歌与小孙女的学唱相连接,将木鼓与苗族的兴旺相连接,将生生不息的火塘与祖先的灵魂相连接。

  作为当代舞剧的创作作品,《巫卡调恰》最终的舞台呈现在保有苗族文化血统和精神内核的同时,又有着神秘、时尚、恒久、纯粹的特质,使古朴的苗族舞蹈更易被时代接受,也更易被世界接受,与“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相比,这是更具生命力的活态传承。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