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专题展览  > 详细页面

回归艺术发展的生命图景  ——赏“承续·拓展”第六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蔡劲松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2日 浏览量:

故乡的云(锻铜、不锈钢)蔡劲松作

白音布朗山·辉腾锡勒(纸本丙烯) 冯秋子作

土像(陶) 安然作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重视“物我交融”的境界,这是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也应是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法则。中国人强调“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钱穆语),将“人生”融汇入社会自然之中,彻悟于生命自然之道。事实上,这样的理念与哲学思维定式,也一直影响着艺术及其传承发展,迄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不可否认,艺术观念及艺术精神深藏于哲学与文化视阈之中。人从自然中来,终将回归到自然中去。人类文化的核心在于其生命的内核,在于其创造的禀赋,在于其同自然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的关系。当然,中西文化与哲学观念是有巨大差异的,并且影响到艺术及其发展。一般认为,中西哲学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到底谁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意识与自然规律的本质,仍是东西方长期探索求解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当前,在艺术创作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文化母体、远离生命自然、背离哲学真谛的倾向。于是,净化艺术传承的生态环境,让艺术创作回到正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聚焦艺术发展的辽阔历史版图,在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下,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与世界文明进步的宏大主题之中,中国当代艺术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艺术家及其创作应当以什么样的文化指向作出探索和努力?“承续·拓展”第六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即尝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具体回应。

  如何“承续”与怎样“拓展”,是影响艺术发展的症结与关键。一方面,艺术的“承续”,既是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传统观念的承续,也是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弘扬和承续。于此,既要强调继承中西方优秀的传统艺术理念,也应强调探究艺术的本源及演进方式,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继承,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进而完成当代艺术观念架构与秩序上的价值引领、路径疏导。另一方面,艺术的“拓展”,重在精神层面的提升,重在形式内容层面的渗透与创新,重在回归生命、回归自然,超越生命、超越自然。生命与自然,是哲学关注的永恒主题,也应成为艺术创造的内在观照和自觉体悟。应在中西文化碰撞交锋的现实氛围中,在世界文明交流之路上,克服艺术发展的固有模式和僵化现象,融汇古今中西,融注艺术生命于审美意蕴,探寻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精神的精髓,在文化自觉、文化传承中树立文化自信,完成当代艺术“拓展”的时代课题。

  为此,“承续·拓展”第六届北航艺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共有8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包括水墨、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综合材料等多个类别。北航艺术馆自2006年5月落成以来,以策划举办当代艺术双年邀请展为契机,汇聚了一大批学者型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思想观念、形式内涵、多维探索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学术平台,也逐步凝练和完善了一所大学艺术馆的艺术主张、学术取向与展览品格。

  本届双年展,应邀参展的艺术家多数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背景、人文学养和艺术造诣。其创作虽是个体行为,但都有高远追求,力求把握当代中西艺术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站在历史和思想的高处,将创作的思路与笔触深入到人和自然世界广阔的生命图景,积极探讨当代文化语境中哲学、人文、艺术与生命自然的可能性。此次展出的作品既一脉相承,也风格迥异、臻于精品,共同呈现了建设性姿态和创新型特征,充分展示了当下学院艺术家群体的创作面貌、文化脉络、生成样态与内在品质。展览促进了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及互动,在艺术承续、拓展的道路上,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推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