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建筑 > 建筑文化  > 详细页面

千户苗寨的火灾值得警醒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木子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 浏览量:

  在复杂的商业化形态中,消防安全措施一定要到位,要建立更加快速的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在民族村寨的发展与走商业化道路之间,万万不能杀鸡取卵,因小失大。

  据贵州当地媒体报道,2019年3月15日晚上10点20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一酒吧发生火灾,因房屋为木质结构,大火迅速铺开。20分钟后,大火被控制。报道说,大火共烧毁两栋房屋,现场暂无人员伤亡。

  起火的原因是什么?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中。好在火灾没有造成巨大损失。不过,千户苗寨发生火灾,这足以牵动很多人的神经。

  西江千户苗寨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苗族村落,上千座吊脚木楼依山而建,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千户苗寨的建筑特点,导致其火灾隐患极大,一旦发生火灾,积淀了几百年历史的苗寨建筑文化就可能毁于一旦。

  在这个问题上,黔东南是有过教训的。2014年,位于黔东南北部地区的最大侗寨——报京侗寨发生火灾,全寨100多栋房屋全部被烧毁。这场大火不光烧掉有形的建筑和器物,无形的文化传承也受到很大影响。

  类似的教训不少,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锦屏县文斗村上寨、剑河县久吉村等都曾付之一炬。

  在惨痛的教训面前,笔者相信,没有人会对千户苗寨的火灾隐患掉以轻心。其实,贵州省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农村消防专项法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包括后来颁布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都对村寨的消防安全作出专门规定。近年来,黔东南对民族村寨的消防投入也是巨大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举措并没有遏制住“火魔”。

  笔者在千户苗寨未开发成景区时曾经到访过。当时,千户苗寨的苗族有扫寨、喊寨等传统防火习俗,一般来说,每天鸣锣喊寨2次,早晚各1次。在千户苗寨所在的西江村,其村规民约也对防火作出了规定。比如,辖区内发生火灾,按“四个一百二”处罚,即120斤米酒、120斤糯米、120斤猪肉、120斤蔬菜,并罚鸣锣喊寨一年。这些村规民约发挥乡村熟人社会的力量,以苗族农村特有的方式防范火灾于未然。

  然而,当千户苗寨成为一个景区后,大量外来商户和游客涌入苗寨,传统的防火习俗及村规民约失去了效用。加之一些外来商户和游客的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难度的增加就不言而喻了。

  今天,千户苗寨的旅游还处于“井喷式”增长态势。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烟头,一次不规范的用电,都足以毁掉这个“露天博物馆”。

  因此,在复杂的商业化形态中,消防安全措施一定要到位,要建立更加快速的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特别是针对外来商户和游客的消防宣传一刻也不能放松,要让每一个进入千户苗寨的人都了解苗寨传统民居的脆弱,绷紧防火这根弦。在民族村寨的发展与走商业化道路之间,万万不能杀鸡取卵,因小失大。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