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教育 > 理论与政策  > 详细页面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宋丽君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7日 浏览量:

  滕星教授通过多年对国内外民族教育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潜心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就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提出的思想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国外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的社会族群文化理论中“文化多元一体”思想;第二,费孝通先生在中华儒家思想文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影响下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第三,滕教授的导师林耀华先生毕生学术研究中坚持的“均衡论思想”。“均衡论思想”认为,“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无论如何变动,都始终趋向维持一种均衡状态,人类的生命无不摇摆于均衡与不均衡的状态之间。人群团体间也同样存在互动,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随时变迁但始终趋向维持着一种均衡。当人与人或团体间受到外力等因素影响后,原来的均衡状态可能暂时改变,而当外力消失时,就会恢复原来的均衡。但是当外力冲击猛烈且持久时,可能在相当时期存在一种混乱的不均衡状态。但成员之间经过一定时间互动调适,最终还是会演变成另一种均衡状态。新的均衡状态可能包含原来因素的重新组合,但已与原状态有可观的不同。这种调适能力决定于各种技术、行为、符号和习惯等文化因素。”“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构想形成的依据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无论是主流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自我文化传递和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往,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不仅主流民族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流民族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大家庭中,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并共同组成代表某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即形成如费孝通教授所说的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流民族成员。“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主流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而且也要学习主流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青一代适应主体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地发展。主流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应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各民族大团结。

  

参考资料: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