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地区 > 概况  > 详细页面

本溪满族自治县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浏览量:

县情概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太子河上游。县城距本溪市30公里,距沈阳市90公里,距桃仙机场85公里,融入“环沈阳一小时经济圈”,是辽宁省中部城市群进入辽东山区门户。辖区面积334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林地面积413万亩,森林覆盖率77.06%,耕地面积34.8万亩,水域面积10.3万亩,是辽宁天然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屏障。全县现辖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98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有满、汉、蒙、回、朝鲜等24个民族,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

  县内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硅石、石灰石等矿藏130多种,建成人参铁加工产业园区、玻璃制品产业园区;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建成温泉寺温泉旅游度假区、汤沟温泉旅游度假区;盛产刺五加、辽五味、林下参等中药材300多种;水系发达,现有水库9座、水电站27座;交通便利,境内沈丹高速及6条国省干线与周边县市相连,沈丹、溪田铁路在境内站点12处;生态环境优良,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辽宁省旅游强县。境内开放旅游景点15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1处。

城市规划和建设

  按照“生态山水,养生宜居——辽宁中部城市群休闲后花园”的定位思路,围绕“两河三岸”规划形成“两廊、三区、四区、五中心”组团结构,并逐步实施南扩北移发展战略,拉开城市“四纵八横一环”路网框架。编制完成 “四带、五廊、多斑”的城市绿地系统和“两轴、五湖、多支”的城市水系建设,按照《城市亮化规划》和《城市色彩规划》等专项规划实施城市建设;兴建一座富有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的文体中心;以打造沈阳都市后花园为依托,以水洞、温泉、枫叶、文化旅游为特色,建设成为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基地和山水生态城市;构建“小城大景、小市大美”蓝图,最终实现“美丽、富庶、文明、宜居”本溪县的发展目标。

自然资源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重要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林产丰富,林地面积26.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33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8%。近年来,利用林业资源,发展了多种产业。其中木业加工从细木工板到高密度板、集成材、高档餐具、家具等,年产值4亿元。

动植物资源

  本溪满族自治县盛产中药材300多种,年产量750吨。主要品种有人参、辽细莘、辽五味、黄芪、桔梗、刺五加等。其中,辽细莘、刺五加在国内外享誉盛名。本溪满族自治县年产林蛙1亿只,林蛙油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目前,已有林蛙油生产厂四家,年产林蛙油2吨。野生山野菜是本溪 满族自治县的一大特色产业,主要品种有蕨菜、大叶芹、刺嫩芽等三十余种,年产量1000吨。加工的保鲜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水资源

  境内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大小河流近百条。其中,七条主要河流的水能蕴藏量为10.3万千瓦。多年平均地表水流量为143,12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水库四座,小水电站13座,装机容量为33,500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5万千瓦时。观音阁水库为辽宁省十大水库之一,蓄水量为22亿立方米。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可以进一步引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力和水产养殖业。根据水利部门的勘察设计,在太子河、汤河水系还可以建5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6,220千瓦时。

矿产资源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质自然构成比较完善,由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等部分组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132种,分布较广,是辽宁及全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素有“东北地质摇篮”之称。可供开采的矿藏有煤、铁、金、银、铜、硫化铁、石灰石、石墨、钾长石、方解石等30多个品种。目前,县内已有各类采矿企业300多家,各类矿产品加工企业50多家,主要产品有金属硅、硅铁、金、银、铜、铅、锌、硫化铁、白云石、原煤、铁精粉、方解石、大理石等,无烟煤可采贮量3000万吨,年产量100万吨,铁矿石可采贮量3000万吨,年产铁精粉60万吨,产品销售国内外市场。

旅游资源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国家闻名旅游胜地,也称“燕东胜境”。这里有本溪水洞等六处景点组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山、水、洞、泉、湖及名贵树种,奇花异草和珍奇鸟兽。本溪水洞、中外驰名,世界罕见;关门山峰叠嶂,溪流清澈,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美称;铁刹古松苍劲,传说神奇;汤沟、温泉等地热泉疗身治体,医治百病;大石湖深不可测, 幽静秀美;观音阁水库高峡平湖,荡人心魄。此外,还有云台卷舒山,大地 公园、生态园等,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中外游客。

参考资料: 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网 

上一篇:
下一篇: